2025年,启风公司有7人完成了职称证书升级。其中3名同事通过了中级工程师评审,另外4名通过了中级会计师、一建和二建考试。结合启风公司的实际情况,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供申报职称人员参考。有些企业习惯性的给员工灌输一种“职称无用论”,鼓励让大家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工作上,评过了也不涨工资,让员工潜意识的认为职称评过了没啥用。这其实是不对的。个人进入企业,无非获得三样东西:技能、人脉、金钱。技能是第一位的,一名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如果你的眼里只有那“包月的工资”,那你的职业生涯就算是完蛋了,后面的文字也不必再读了。提升技能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证书是对你技能的一种肯定。启风公司每年都会申请若干专利,把符合年限和平时工作积极的同事名字写进前3名。不用员工自己掏腰包去发论文和申请专利。提交的资料在精不在多,有些人以为资料提交的越多越好,这完全一种自我心理安慰。工作业绩一定要写自己亲自经历过的,因为面试官很可能比你更了解你的工程业绩,如果答不上来相关的知识点,就会让人怀疑你个人业绩的真实性。工作业绩优先写和大企业相关的工程案例,能给大企业做项目,本身就是一份信任背书。大企业往往对项目的质量、进度管控得比较严格,也很能锻炼人。启风公司每年都有较多的环保工程案例,让员工答辩时言之有物。只要在启风工作3年,就不用担心专利和业绩的问题。学历、工作经历、个人业绩等硬性指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通过评审。面试只是为了进一步确认一下真假,过滤掉材料上弄虚作假的人,帮助真材实料的人。面试官的水平都是很高的,也很公正,并且提的问题越来越接地气,基本上3-5个问题就能问清楚你到底是不是干技术的,是不是来浑水摸鱼的。答辩的问题一般来自于我们提交的材料,专利和业绩,面试官在会找里面几个典型的知识点来提问。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诚实,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赢得了面试官的好感,说不定能给你一个送分题。切记不要不懂装懂。根据我们公司评审过的同事总结的经验,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验明正身”。面试官都是火眼金睛,通过你的答案,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否真正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你在项目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据说1:中级工程师通过率约50%,高级通过率约30%,相信真材实料的你能顺利晋级!“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据说2:即使哪一天,你“沦落了”,甚至失业了,社会上还会有很多申请施工资质的公司会为你的证书买单,会因为你有这个证书而优先录用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据说3:很多大型企业,自己都有评委会,可以在单位内部评职称。比如我的老单位中机六院,一般工程师工龄到了,几乎都能评上中级和高级职称。六院是不缺职称证书的。但是,在单位内部评的证书,到人才市场上一般还需要换一下证书,因为有些证书在网上查不到,不方便流通。启风公司理念之一就是“卓越”:个人要不断学习,追求卓越的专业技能,立志成为优秀的人才;公司需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用心打造精品工程,服务中高端客户。一个企业,一定是先有卓越的人才,才会有卓越的产品,卓越的产品才能带动企业向上发展。优秀的企业总是在持续的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向上发展的企业总是缺人才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历代名人都在寻觅志同道合之士;“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各方权贵都在召唤才华卓越之人。回归现实,具体做法很简单,晚上回家后,少刷“无脑神剧”,做完家务之后,多看看书,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对于愿意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人来说,“充电学习”反而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放松,会给我们带来更持久的心流体验。算了,废话唠叨得太多了,预计读到此处的人已寥寥无几,衷心祝愿你们几位持续进步,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