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风量催化燃烧方案设计
一、设备组成与核心参数
1. 主要设备清单
吸附箱:碳钢材质,尺寸1500mm×1500mm×1959mm,共2台。内置碘值900-1200的防水活性炭,单箱装炭量1立方米,用于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s)。
催化净化塔:处理风量1500-2000立方米/小时,电加热功率36-42千瓦,共1台。内置FeCrAl合金蜂窝载体催化剂,换热室与燃烧室一体设计,配备防爆口和热电偶。
干式过滤箱:组合件,内含过滤棉,共1套。用于预处理废气,去除颗粒物及粘性成分,延长活性炭寿命。
主排风机:型号4-72No8C,功率15千瓦,Q235材质,共1台。提供吸附阶段动力,确保废气均匀通过吸附箱。
脱附风机:型号YX9-35No6.3C,功率3千瓦,Q235材质,共1台。脱附阶段输送热空气,将活性炭中VOCs脱附至催化燃烧室。
补冷风机:型号4-68No3.15A,功率2.2千瓦,Q235材质,共1台。催化燃烧阶段补充冷空气,控制反应温度,防止过热。
电控系统:PLC自动控制,含触摸屏和温度传感器,共1套。实现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自动切换,具备超温报警和安全联锁功能(如温度超过90℃时自动降温)。
2. 关键技术参数
处理风量:10,000立方米/小时(可扩展至12,000立方米/小时)。
VOCs浓度范围:500-2000毫克/立方米(低浓度工况需配合沸石转轮浓缩)。
催化燃烧温度:250-300℃(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
换热效率:不低于70%(热量回收用于脱附阶段,降低能耗)。
排放标准:非甲烷总烃浓度≤60毫克/立方米(重点地区≤30毫克/立方米),臭气浓度≤20(无量纲)。
二、工艺流程设计
1. 预处理阶段
干式过滤:废气首先通过干式过滤箱,去除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及漆雾,防止活性炭堵塞。
均流调节:通过风阀调节气量,确保吸附箱内风速不超过0.8米/秒,优化吸附效率。
2. 吸附阶段
吸附过程:废气进入吸附箱,VOCs被活性炭微孔吸附,洁净气体通过主排风机排放。
切换逻辑:当活性炭接近饱和(吸附阻力上升或浓度监测触发),PLC自动切换至备用吸附箱,确保连续运行。
3. 脱附阶段
热空气脱附:催化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约250℃)经换热器降温至120℃,由脱附风机送入饱和吸附箱,将VOCs脱附并浓缩至2000ppm以上。
浓缩传输:浓缩后的VOCs通过管道输送至催化燃烧室,同时补冷风机启动,调节进气温度。
4. 催化燃烧阶段
催化反应:VOCs在催化剂作用下,于250-300℃下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热通过换热器回收,用于预热脱附空气。
安全控制:
超温保护:温度超过90℃时,补冷风机全开,脱附风机停止,系统降温。
防爆设计:催化燃烧室配备防爆口,压力异常时自动泄压。
三、排放标准与合规性
1. 有组织排放
非甲烷总烃浓度≤60毫克/立方米(执行《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重点地区执行≤30毫克/立方米(如广东省DB44/2367-2022)。
苯、甲苯、二甲苯等单项污染物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2. 无组织排放
厂界VOCs浓度≤2.0毫克/立方米,臭气浓度≤20(无量纲)。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CEMS),数据直连环保部门“天眼”系统,实时监控排放数据。
四、经济性分析
1. 初始投资
设备成本:约80-120万元(含吸附箱、催化塔、风机、电控系统)。
安装费用:约10-15万元(含管道铺设、电气接线、调试)。
2. 运行成本
电耗:主风机15千瓦、脱附风机3千瓦、补冷风机2.2千瓦,年耗电约12万千瓦时,费用约7.2万元(按0.6元/千瓦时计)。
活性炭更换:每2-3年更换一次,单次费用约5万元。
催化剂更换:每5-8年更换,单次费用约10万元。
维护费用:年检、滤材更换等,约2万元/年。
五、结论与建议
1. 方案优势
高效净化:VOCs去除率≥98%,满足最严排放标准。
节能降耗:热量回收技术降低30-40%能耗,运行成本可控。
智能控制:PLC自动切换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减少人工干预。
2. 适用场景
行业:汽车喷涂、包装印刷、化工生产等低浓度VOCs排放企业。
风量:10,000-15,000立方米/小时,VOCs浓度500-2000毫克/立方米。
3. 实施建议
废气检测:优先进行VOCs成分分析,确认无高沸点、卤素等难处理物质。
空间规划:设备占地面积约80-100平方米,需预留检修通道。
政策对接:与当地环保部门确认排放标准及补贴细则,优化投资回报。
通过一万风量催化燃烧方案,可实现一万风量VOCs废气的高效、合规处理,兼顾环保与经济效益。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29529号
XML地图